王毅一锤定音,用三个“最”定义中俄关系,美突然发出威胁:加500%关税

根据环球网报道,王毅在北京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;关键时刻,外交部回应美方威胁加征500%关税——这两场互动,折射出中俄关系的分量与国际局势的微妙。先看会客厅的场景:王毅外长与拉夫罗夫并肩而坐,两人和随行人员都没打领带,仅着西装。这个细节被镜头记录后,很快引发解读。有人说这是“老朋友的松弛感”,更多人看出背后的深意——中俄关系到了“无需刻意客套”的阶段。正如王毅在会见中用三个“最”给两国关系定调:“当今世界最稳定、最成熟、最富有战略价值的一组大国关系。”

王毅一锤定音,用三个“最”定义中俄关系,美突然发出威胁:加500%关税

普京(资料图)

这三个“最”不是随便说的。国际局势这几年风云突变,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,西方对俄制裁层层加码;中东、亚太地缘博弈加剧,大国关系里“翻脸”“断交”的戏码并不少见。但中俄关系始终保持稳定,关键在于双方始终从历史纵深、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合作。王毅提到,两国外长保持密切接触,有利于及时落实两国元首共识。换句话说,不管外部怎么挑拨,中俄合作的大方向不会变。

这种稳定性,连俄方都用行动“盖章”。拉夫罗夫这次访华,距离他上次参加马来西亚东盟会议没过多久。算上此前访问朝鲜,他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——先传话普京加强朝俄合作,再与中国对表,最后为普京来华参加上合峰会“探路”。为啥这么急?俄罗斯现在确实有压力。

国内,俄方承认“内部问题还没彻底解决”;国外,欧洲逐步解除对乌军援限制,美国更直接——特朗普刚恢复对乌军援,还放话要升级制裁。战场上的消耗、经济上的压力、盟友的摇摆,普京需要稳住最关键的朋友。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的经贸伙伴,自然是优先级最高的“稳定锚”。

王毅一锤定音,用三个“最”定义中俄关系,美突然发出威胁:加500%关税

展开全文

普京(资料图)

再看另一场互动: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提到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的威胁——“继续与俄贸易的国家将面临500%关税”。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得很明确: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一贯,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;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;关税战没有赢家,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。

这两件事看似独立,实则有关联。美国用关税威胁施压,本质是想破坏中俄正常合作;而中俄用“三个最”和密集互动宣告:外部干扰没用,我们的合作是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判断的。

有人可能会问,中俄合作会不会受国际压力影响?答案藏在细节里。这些年,中俄贸易额逆势增长,能源、农业、科技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;上合组织框架下,双方在安全、经济等议题上的协调越来越紧密;更关键的是,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站在一起——反对霸权主义、维护二战历史正义、倡导多边主义。这些共识,不是几句威胁就能动摇的。

王毅一锤定音,用三个“最”定义中俄关系,美突然发出威胁:加500%关税

普京(资料图)

换个角度看,美国的“关税大棒”打在中俄身上,疼的是自己。过去几年,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,结果呢?企业成本上升、消费者负担加重、全球产业链紊乱,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民众。这种“伤敌八百自损一千”的做法,早就被事实证明行不通。

回到中俄关系,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,背靠背深化协作,国际秩序就乱不了,世界公理就倒不了,霸权主义就赢不了。这不是口号,而是基于现实的判断。当某些国家试图用“脱钩”“断链”制造分裂时,中俄这样的稳定力量,恰恰是世界和平的压舱石。至于美国的威胁,时间会给出答案。就像过去这些年一样,中俄合作的大船,从来不会因为外部风浪偏离航向。毕竟,真正的战略协作,从来不是靠威胁能打断的。

评论